详细内容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化服务 > 农化百科
溃疡病病菌主要在病枝蔓上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早春病原细菌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工具传播。由植株的叶痕、气孔、水孔、皮孔、伤口等侵入皮层发病,后期病斑可侵染木质部。侵染后3-5d引起发病。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病菌危害盛期,病斑扩大,病斑皮孔中流出大量黄褐色液体,阴雨天气菌液大量溢出,造成重复侵染。溃疡病菌是一种低温性病菌,其侵染与低温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侵染叶片、花蕾、果实,主要危害枝蔓,根部不发病。一般以春季发病为主,但近年发现早至上年10月,迟至夏季6月都有病斑出现。
一、病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果实及枝蔓,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发病多从茎蔓幼芽、皮孔、落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初呈水渍状,后病斑扩大,色加深,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用手压呈松软状。后期病部皮层纵向线状龟裂,流清白色粘液。该粘液不久转为红褐色。病斑可绕茎迅速扩展,用刀剖开病茎,皮层和髓部变褐,髓部充满乳白色菌脓。受害茎蔓上部枝叶萎蔫死亡。基部发病,则上部枝条枯死后,近地面部位或砧木部,又可萌发新枝,叶片发病,病部先形成红色小点,外围有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后小点扩大为2~3毫米不规则暗绿色病斑,叶色浓绿,黄晕明显,宽约2~5毫米,在潮湿条件下可迅速扩大为水溃状大斑,由于病斑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苗木、接穗等栽植材料和果实。幼苗较成年树易感染此病,树龄愈大,发病愈轻。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春季旬均温10~14℃,如遇大风雨或连日高湿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
三、防治措施
溃疡病一旦病症出现,如不及时防治,会给果园带来严重损失,因此种植者一定要做好“防”的工作。
(一)增强树势、提高土壤肥力。
在春季萌芽期,施用汇力1号N240用量0.2-0.3公斤/株,配合汇力2号生物有机肥和汇力6号土壤调理剂各施用1.5-3公斤/株。达到提升土壤肥力、改良土壤,达到土壤疏松肥沃,以利猕猴桃根系扩展和深扎,最终自然免疫力强,对溃疡病抗病力增强。
(二)周年施药预防、治疗方案
1、春季萌芽期清园:
(1)首先可采用纵划涂抹法,通过在枝蔓易发病部位(纵)划道涂抹的方式,使药剂有效接触菌体,杀灭或抑制病菌,阻止其扩散,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选用的药剂为噻霉酮、腐烂克、腐烂灵等,具有较强渗透性,又良好的愈合效果,其渗透性强可以使药剂有效扩散,较大范围地抑杀病菌;愈伤效果好可以使伤口及时愈合,避免药剂效力减退后引起的创口重复感染,
(2)再次,使用甲基托布津或梧宁霉素60-100倍液(具体使用倍数根据往年发病情况及今年预期发病情况灵活掌握,严重的可同时复配化学制剂如叶枯唑、农用链霉素等)+有机硅,喷或涮主干及侧枝1次。
2、萌芽后后至采果前:喷施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大蒜素与噻霉酮、叶枯唑等复配喷施进行保护600-800倍一年喷施3-4遍,主要在发梢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使用。
3、采果后清园防治方案:喷施噻霉酮或梧宁霉素600-800倍液+有机硅,全株喷施1次(如是当年溃疡病害严重的园区和易感品种——红阳、黄金果、翠香等,可同时添加25%叶枯坐800倍液或中生菌素1000倍液等),进行全面杀菌。
(三)减少病菌侵入途径。
一般于冬季12月份修剪,修剪的刀具应用90%酒精消毒,剪一株消毒一次,剪刀口应光滑平整,减 少大的伤口,冬剪结束后及时喷药“封闭三口”(果柄口、叶柄口、剪口),并把带病菌的枯枝落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病叶、徒长枝、下垂枝等,凡菌脓流经的枝条,应全部剪除,以减少传染病源。
(四)栽培抗病品种。在暴发猕猴桃溃疡病严重的区域,尽量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如海沃德,并且重视新的抗病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减少病害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