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综合力排名十强企业          *中国农资优秀企业          *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秀试点企业          *中国农资排头兵企业          *中国农资十大诚信企业          *中国化肥流通优质服务示范企业          *中国化肥品牌金口碑企业          *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          *四川省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

详细内容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化服务 > 农化百科

肥料高浓度化的忧虑


来源:农化中心       发布时间:2014-10-20 10:28:20     点击率:8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与资源矛盾最尖锐的国家之一,我们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成绩伟大,举世公认。但在总结巨大经验的同时,这其中也蕴含着风险,需要早警惕、早应对。比如我们为养活全球1/5人口而使用的化肥量,现在已经接近了全球总用量的1/3。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呢?

第一、环境问题

目前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解决,我们看不到生态的拐点。环境问题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可能超过空气,空气大家可以看得到,但水污染却不然。空气雾霾我们一直关注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经研究农田不合理施肥同样是产生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空气的污染我们可以很快治理,但是,水污染具有隐蔽性,难发现,难治理,治理周期长。2014 5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山东寿光在平衡施肥、土壤改良起步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想真正解决过去多年来土壤损耗和污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寿光土壤中积存的化肥、农药残留呈现出深层比浅层更为明显的状况,这说明了什么呢?寿光市蔬菜站站长刘立功介绍,地表的肥料、农药慢慢向下渗透,现在达到地下20米的污染其实是10年前造成的。专家认为,要想彻底清除这些污染,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20144232043分,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造成武汉白鹤嘴水厂和余氏墩水厂两度关停。后经查明是上游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和短时强降雨造成的。

为什么短时强降雨会造成水质恶化、氨氮超标,水厂关停呢?随着十几年来我国大量推广高浓度肥料,降低了土壤对肥料的承载吸附能力,造成肥料的大量流失,特别是一些水溶型和速溶肥料的推广,加之农民的不合理施用,水质氨氮超标,总磷超标,水质富营养化将会日趋严重。

近十年来,我国肥料高浓度化被人为地无限拔高,复合肥料的生产和施用,从政府政策支持到专家学者鼓动,中国磷复肥行业展开了肥料高浓度化的大跃进,现如今对很多企业而言,若没有开发出三五个新型高浓度肥料,都不好意思与人谈发展、谈创新了。

第二、资源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却消耗了接近全球总用量1/3的化肥。大量高浓度化肥施用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觑:一是一味地高浓度化,如同给庄稼吃偏食,时日长了,土壤和作物营养不均衡问题凸显;二是高浓度化还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高品位磷矿,资源压力巨大;三是高浓度肥料大量流失带来了日趋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难题。而这些负面影响,通过发展中低浓度肥料均可克服。

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的施肥主流还是以40%左右的中高浓度肥料为主,除含NPK以外,也为其他中微量营养元素在肥料中留下一定空间,这样即可满足农作物对NPK的需求,又可满足农作物对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

    高浓度肥料的发展,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与政府的错误支持和宣传上的误导也密不可分。给中低浓度肥料一点空间,摘掉戴在其头上的“落后”帽子,需要更加给力的政策和标准。

    如今,含量相对较低的普钙、钙镁磷肥、重钙、中低浓度复合肥等一批产品江河日下,日益低端化和边缘化,这大约也可算作近十余年肥料行业的一大“奇观”。多年错误理念灌输,标准的缺失,错位的政策支持,如今大家在思想上已经形成定势:高浓度代表着高端,代表着先进,低浓度意味着落后,低浓度就要受到政策的打压和市场的排挤。殊不知,在我们的周边国家,比如日韩,比如东南亚,比如拉丁美洲,比如大洋洲,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等所谓的低端肥料仍是最重要的肥种,得到大面积应用。

国际硫肥研究所资料显示,过去十多年中,拉丁美洲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产量逐年增加,这主要归功于大量使用高浓度肥料,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土壤缺硫日益严重,并得到重视。在这个地区,最大肥料消费国巴西是过磷酸钙等含硫肥料的主要并且是成长中的消费者。阿根廷开始大规模组织生产过磷酸钙等含硫肥料。澳大利亚正在推广应用过磷酸钙,矫正土壤缺氮和缺磷过程中最早认识到土壤缺硫。随着高浓度、无硫肥料的大量使用,加速了该地区低洼地块水稻田和其他农作区域缺硫。从上世纪70年代起,澳大利亚在温带地区推广应用硫肥,取得了明显效益。目前,澳大利亚已知全国都有土壤缺硫。

在新西兰,土壤缺硫主要集中在北部岛屿的中部,南部岛屿的南阿尔卑斯的两边。施用硫肥显著增加了牧草的产量,增产幅度20%-200%。目前,北部岛屿400万亩左右的牧草,南部岛屿200多万亩的牧草施用硫肥,平均施用过磷酸钙20-25公斤/公顷。从1980年起,每年硫肥用量在11-23万吨之间。

据中国农科院测定,大量地不合理施用化肥致使南方酸性红壤土酸性在近20年下降了近一个单位,达到了自然界300万年酸化的结果。而目前可以很好解决南方土壤酸化问题就是合理施肥和增施钙镁磷肥。钙镁磷肥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唯一的碱性化学肥料,钙镁磷肥生产使用低品位磷矿石,可以解决我国日益匮乏的磷资源问题。十年前深受农民喜爱钙镁磷肥,由于施用不便,加之市场错误的宣传和引导,钙镁磷肥每况愈下,岌岌可危。

而在中国北方存在着大量的碱性土壤,由于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碱性增加,土壤承载力下降,保水、保肥能力变差,最终导致环境恶化,产量下降。目前可以很好改良碱性土壤的过磷酸钙,正日趋被边缘化。过磷酸钙是世界上第一个化肥品种,自1842年发明以来至今一直是支持农业生产的主要化肥品种,在我国广泛的使用,特别是缺硫、缺磷、碱性土壤地区的使用。我国磷矿资源丰而不富,不适应大量生产高浓度磷复肥,加之生产高浓度磷复肥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磷石膏,污染了环境,大量的硫、钙资源被抛弃,农民又不得不花重金购买硫、钙营养元素去补充。据中国农科院测定我国30%以上土壤硫营养元素低于临界值,严重缺硫。我国农村劳动力充足,盐碱地众多,对过磷酸钙有大量的需求,因此,过磷酸钙作为一个适应我国磷矿资源、土壤状况、作物生长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传统品种将长期保留下去。过磷酸钙国家标准长期缺失证明有关部门的不重视和不作为。过磷酸钙这个受到全世界欢迎的肥料品种,在中国正受到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打压和市场的排挤,前景暗淡,不容乐观。

第三、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不外乎农村环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问题。首先是农村自然环境问题,虽然农村不像城市那样有严重的雾霾,土壤和水质却正遭受着大量不合理施用高浓度肥料和农药的污染。这种污染是潜在的,长期的,和难以治理的。

其次是农业增产,我国实现了难得的粮食九连增,据统计年鉴记载,1978年我国农业化肥消耗只有884万吨,到了2007年达到了5107.8万吨。由此可见粮食增产与化肥投入密不可分。正是我们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正日益恶化,如果再不合理施用化肥粮食增产只是空谈。

第三是农民增收,随着近年来高浓度肥料的高速发展,和宣传上的误导,以及政策错位的支持,物美价廉的中低浓度肥料被遗弃,被冠以“落后”的帽子,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工厂不得不花大代价来生产含量更高的产品,现在45%以下的肥料已经无人问津,取而代之的是48%54%,甚至更高的含量。

生产高浓度肥料需要消耗宝贵的日益匮乏的高品位磷矿石,以及煤炭及石化资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中低浓度肥料物美价廉的原料被抛弃,不但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还严重的污染了环境。如:近期湿铵出厂价跌破了270/吨,其价格创下10年最低。湿铵含氮量23.5%,尿素含氮量46.4%,从含氮量看2吨氯化铵相当于1吨尿素,对应的尿素价格仅为540/吨,其价格完全背离了价值。究其原因是高浓度复合肥正在替代45%含量以下的复合肥,造成在复合肥中氯化铵用量的急剧下降。

由此可见,高浓度肥料的高速发展、宣传上的误导,以及错位的政策支持,导致农民相信高浓度意味着高产量,高效益。殊不知农民在高投入的情况下并没有获得高产量、高效益,相反,即破坏了耕地又污染了环境。

总之,肥料界在一片淘金潮下,研发新型肥料、高浓度肥料似乎成了肥料产业唯一的方向,政府、学者、企业众口一词,仿佛肥料非新型化、非高浓度化不能进步,这同样已成为现如今肥料行业的另一大景观。

其实,肥料虽然是一门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但绝不能成为伪科学的试验场。我们要廓清科学的迷雾、走出理念的误区,乃至打破利益的藩篱,业界仍需努力。观察全球农业发达国家,面对农产品生产这个主战场,我们不难发现,基础肥料、常规肥料才是最重要的肥种,他们将创新的精力更多地放在施肥指导和农业服务上。

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新型肥料确实在某个区域、某类作物、某种气候条件下,解决了特定的种植问题,但不可人为无限拔高,更不能全行业都趋之若鹜。诚如某肥料专家所指出的,从当前生产实践来看,肥料工作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完善配方施肥技术和推广平衡施肥理念上,常规肥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肥料应用的主流。




[关闭本页]